个人日志

与自己和解

今天下午去物流站点送上最后一箱行李的时候,我抬头望了一眼天空,半截天的乌云呈排山倒海之势,似乎在宣示着些什么。我赶紧让对象先回去拿伞,我刚到站点,这场雨就下了起来。

在决定去重庆前的这两年,发生了很多值得记下来的故事。偌大的世界,这些零零碎碎不过尔尔。但记录生活,是这个博客的初衷,也是给将来的自己一个交代。某一天回首过往,能够清晰地看见那个真实存在过的自己。

有一件事情我一直引以为傲,那就是我为自己做的规划。从毕业前的实习期,到成为独立律师的前一年,所有的职业生涯都在规划的预期之中。最后一份授薪律师的工作,是我人生脱轨的开始。

我还记得决定放弃在互联网公司做前端开发、转而从事法律行业的那时候,我看到了一篇优秀的辩护词,无论是从法理还是从情理的角度,它都深深地感染到了我。为公平正义而奋斗终身,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,这不正是我的理想所在吗?于是,坚定地选择了律师这条道路。

刚到深圳的时候,我已经渡过了做律师最痛苦的阶段,成为了一名执业律师。那个时候我选择了一家案子比较多的律所,只为在真刀实枪的战场上锤炼自己、积累经验。平均每周 3-4 个庭要开,这个强度或许只有同行知道。百炼成钢,虽然可能远远比不上那些优秀的前辈们,但对于我个人的诉讼经验,可以说是指数式地增长。后来,又选择了一个主要做刑事案件的团队。在无尽的诉讼之中,虽偶觉疲乏,但内心丰盈而富足,期间也不乏耀眼的成绩。

看着自己离理想更近一步,心中不少欢愉。只是,这个世界是残酷的。经济环境的影响,让我的老板也开始为案源焦虑,最终,我被派驻到了一家政府单位。就工作本身而言,老板对我特别好,政府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也都特别好,薪资也是我非常满意的。只是从我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,在派驻单位的那段时间,等同于虚度。后来,老板的案源渐渐回温,我也更加没有自己的时间了。于是,我最终选择了离开,离开那个我曾经称之为“理想工作”的岗位。生活总是如此讽刺。

那个时候,我已经执业快三年了。2024 年 2 月,综合各方面的考虑,我决定独立。独立之后,最匮乏的就是案源,一介布衣,无人问津。以前我代理过的客户可能都信任我的专业能力和责任心,但对于素昧平生的陌生人,或许更愿意相信没有《律师法》和《律师执业行为规范》等约束的法律咨询公司,或者是他们长期合作的老朋友。

独立以后,最富裕的就是时间。其实,让自己在奋斗的路上停一停,是有必要且有意义的。只要这段时间没有虚度,那就无愧于此生。

三月,我去把两边的智齿都拔了。其实,我对于拔牙这件事,一直是很抵触的,而且是很恐惧的。得益于在卫健委的工作经历,我选择的医院还算不错,术后对象贴心照顾,如今早已恢复,算是迈过了心中的那道坎。

四月,父亲告诉我他被公司克扣了年终奖。这是一件让人愤怒且值得较真的事情。平复好父亲的情绪以后,我决定先礼后兵。先让父亲去找人事了解情况,请求补发。毫无疑问,人事坚持那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。既然如此,只能诉诸法律,尽管程序可能很复杂,而代价也会很大。毫不夸张地说,办理本案的成本,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所主张的数额。这里引用电影《第二十一条》里面的一句台词:“所有正确的事情都会有代价,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。”毕竟,这个世界并不存在唾手可得的正义,人活着就是为了争一口气,而“法,不能向不法让步”。

后来,正常走诉讼流程。开庭的时候,公司聘请了律师,也派人参加了旁听。同行相惜,正常来说,律师都是站在自己当事人一方说话,各种论点无可厚非。我也并不喜欢去对别人评头论足,更何况是同行。只是,这一次的对方律师,实在让我大跌眼镜。这里记录出来,也是为了给律师行业正名。

首先,案件无论大小,但凡接受委托了,理应好好准备,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,为自己的当事人争取最大的权益,这是责任心的问题。而对方律师,我能够明显感觉到没有怎么准备,或者是过于自信?至少我认为,很不负责。其次,至少要有基本的专业功底,这已经是一个很低的要求了。法律应该是严肃的、慎重的、专业的,而不是轻浮的。言及此,这里举一个当时庭审中的例子。对方律师为了证明制度的真实性,拿出了一张有我父亲签名的《××制度告知书》,这份文件只有制度的标题没有制度的内容。我质证这份文件的时候,否认了这份证据的真实性,核心理由是这份证据只有形式上的真实性,但不具备内容上的真实性,不能真实地反映公司已经履行了公示告知义务,具体就不展开了。当时对方律师直接红温,破口而出“做人要讲诚信,人无信不立,可以申请笔迹鉴定”等等甚至进行人身攻击。庭审进行到这里的时候,我彻底放心了。我的内心难免五味杂陈。要知道,对方是一个执业 20 多年的老律师。至少我会认为,这样的前辈一定是值得学习的榜样。特别是最后庭审结束的时候,他可能真的气急败坏、失了分寸,直接走到我的面前炫耀他的资历,嘲笑我“你是拿你爸的案子练手吧?”从执业年限上来说,我确实不及他。但或许他并不知道我的故事,以为我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律师。

我不知道他后来收到败诉裁决的时候作何感想,也不知道,公司的财产被强制划扣的时候他是否还能自信地跟公司交代。至少在他后来给法院的申请书中,我能够清楚地看到,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狂妄无知和不负责。此时补救,为时已晚。很多答辩意见早就应该在庭审中提出,或许并不会改变案件的结果,但至少问心无愧,也值得被尊重。

我想说的是,这个案子遇到的律师,确实是我遇到过的律师中的极少数,也可能是律师群体中的少数。无论输赢,大部分律师还是专业负责的。只是,从心理学上来讲,基于这种幸存者偏差现象,很多人往往会因为极端的个案改变对群体的认知。更何况,现在法律咨询公司以各种话术让老百姓误以为这些销售就是律师。这或许是一个时代的悲哀。

再后来的几个月,主要是在写代码。编写完善了“情侣日志”小程序、律师名片网站、法律知识管理网站,以及基于 Typecho 的 OneBlog 生活博客主题。我一直认为,写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。于爱情,那是我们共同的珍贵回忆;于生活,那是我真正存在过的痕迹;于专业,知识管理和复盘是专业能力得以精进的有力保障。

十一月,在京东购买了最新款的Surface Pro。我个人而言,确实更喜欢 Windows 系统的开放,也有很多优秀的软件。轻薄笔记本用来办公再合适不过。在收到货以后,才发现 Surface 的处理器架构并不是 x64 或者 x86,而是 Arm 架构。这意味着很多软件和驱动都安装不了,这是我不能接受的。于是我申请 7 天无理由退货,但是京东以“激活后非质量问题不支持退货”为由拒绝退货。这又是一件值得较真的事情。

其实,这很明显是霸王条款。讨论条款的合法性并无太大意义,毕竟,诉诸法律的代价是高昂的。能够解决问题,才是最重要的。现在京东已经不同意以“七天无理由”为由退货,那继续纠结这个法律依据已经没有任何意义,除非直接诉讼,但直接诉讼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。于是,我重新仔细查看了商品介绍页面的任何一个角落,终见端倪。于是,我不再以“七天无理由”为由申请退货,而是以“虚假宣传,商品欺诈”为由,告诉京东,如果不同意协商解决,那就退一赔三,并且明确给了他们最后的期限。最后,以这种非诉的方式实现了诉求。我在社交平台上看,很多都是激活后没有退货成功,也有很多是通过诉讼解决的。后来,对象告诉我,她同办公室的律师,听说我激活后还退货成功了,特意夸赞了我。我听后,心中窃喜。

二月,也就是春节过后。新的一年,新的开始。本规划着个人的发展,谁曾想对象的妈妈被确诊癌症。知道消息的那一瞬间,有声亦无声。我们刚回到深圳,行李箱还没放下,又立马飞去重庆。这里引用对象记录的文字吧:短短几天,像是有一生那么漫长,上一秒还在地狱,下一秒感觉又到了天堂,希望我们都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来应对生活中的所有困难。

三月,计划中离开深圳的日子。房东人很好,有问题能够及时解决,退房的时候也正常全额退了押金。换城市最让人担心的是行李问题,由于小区门口就有物流站点,多个平台对比之后,去这家公司谈价格,最后老板同意走内部价,比市价便宜一半。

还记得我刚去深圳的时候,一腔热血,怀揣着激情和梦想。那时候,我和货拉拉司机闲聊着,他说,很多人来深圳都是不到三年就离开了,能够待满三年的,都是人群中的佼佼者,最后大概率也留在了深圳。我心里想着,要好好努力,争取能够留下来。彼时,“天之骄子,大有可为”,毕业时母校的祝福在我的心里回响着。今年,刚好满三年。生活总是充满着讽刺,不是吗?

离开深圳的时候,雨下个不停,天气格外冰冷,朋友特意赶来机场相送,我心里很是感动。我们笑着说再见,却深知再见遥遥无期。于朋友如此,于理想亦如此。

人生天地间,忽如远行客。

(执笔于2025年3月15日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)

本文著作权归作者 [ 彼岸临窗 ] 享有,未经作者书面授权,禁止转载,封面图片来源于 [ Unsplash ] ,本文仅供个人学习、研究和欣赏使用。如有异议,请联系博主及时处理。

发表留言

读者留言2

  1. 细读了这篇日志记录,感触颇深。首先看到的是前段程序员转执证律师,心里由衷的敬佩。
    再继续,家庭的变故,也让人体会到世道沧海桑田。最后,作者还是同为在深创业者,心里的关系更拉进了一些。惭愧的是我来深那么多年不叫创业,仅仅活着而已。 感谢作者分享的typecho的oneblog主题,我也是想用最简单的方式记录生活的点滴。祝一路平安!后面的日子越走越好!

    1. 感谢阅读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,都会越来越好的。